本文关键字:
。
顾城有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就是为了让我寻找光明”我借用这句话,领导给了我评课的机会,就是为了让我学会发现和思考。下面我运用经典性评价从三联动指标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发现和思考。
孙老师这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平台互动课。她以“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关键要素,并围绕这一关键要素搭建平台,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展开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交流。生成了许多精彩的解读与感悟。如:对三年零三个月的解读;对“可能”一词的理解与猜想;对“点点伤痕”如情入境的体会;还有“捡贝壳”“摘叶寻根”等打比方句子的深入思考,学生居然总结出“追根溯源”这一恰如其分的词语。这一切都看出胥雅民老师平日里对学生训练的扎实到位。学生的阅读理解既个性十足,又深入广博。让我们叹为观止,自叹弗如。
从“三动”指标看,这节课互动指标落实较好。这节课有五处体现互动指标的环节:一是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二是三个“变成”的引读体现了,师生互动;爱因斯坦的话引读师生互动;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同桌交流体现生生互动;还有看视频形成人机互动。这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生始终保持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每次互动都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从主动指标上看,胥雅民老师这节课也有充分的体现。如让学生自己找出体现美丽的语句,自主理解爱因斯坦的话,还有真正的美丽是什么等几处研读,另外在整节课的朗读中,我们都看出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体现了老师充分的放主动权意识。但是,我也有一点小小的发现。我觉得老师的主动权放的还不是很彻底。例如在理解爱因斯坦的话时,学生在前面已经汇报过,教师没有顺势利导,而是在学生汇报之后又回头完成自己的预设内容,显得重复而且牵强。还有是在看完视频后,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谈出看视频的感受,而是直接问,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课文中,这也导致后来学生谈“真正的美丽”的时候,思维依然没有跳出文本。可见教师在放主动权方面依然有顾忌。
说到能动性,按照我的理解,这节课的能动性目标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教师课堂缺少能动性激励,在问题设置上也没有关注学生长远思维的扩张要素,让学生达到自我确认引发成就感,形成持续性发展的效应。这样看来,这节课的三动指标胥雅民老师基本落实了两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