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限制因素及指导措施

  话题作文的限制因素及指导措施     最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  表现在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也就是提供一段材料,为考生展开想象、联想等提  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话题”。这种开放的命题方式,我们现在称之为“话题作文”。话  题作文以其“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为人们所重视。我们认同话题作文的优点,  但也不能否认此种命题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因为命题的“开放”和“限制”是相对的。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学生能够对话题作文中的限制性因素引  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减少考试作文的某些失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话题作  文在内容上的限制。     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拟题者给出一则或多则  材料,对文章的文体、选材范围乃至主题等加以限制,写作者要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还要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话题作文也是给出材料,但这个材料只是学生谈话或写作的由头或范围,  写作的内容较为宽泛,只须与材料有关即可。虽说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但并非不需要审题。  既然要审题,说明命题上也就存在限制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把握好“开放、灵活”  与“限制”之间的度。     作文审题是着重解决文章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  题。“写什么”指作文的内容,而“怎样写”则指作文的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话题作  文成败的关键,就是学生作文时能否准确无误地把握写作上内容要求,明确话题作文在命题  上的限制要求。这实际上是直接影响作文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命题的方式  上,话题作文有隐约型的,“话题”的字样不出现,如1999 年的高考作文只出现“假如记忆  可以移植”,“话题”的字样就没有出现;有明朗型的,“话题”字样出现在题中,如2000  年的高考作文;有提示型的如2000 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翻来覆去的提示考生;有无  提示型的,只给出材料,不作任何提示,但是要求“作文内容与上述材料有联系即可”。不  管哪种命题类型,话题作文的主题意向都是不确定的,如 2001 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要求  “立意自定”。话题作文的主题不是由试题提供的材料即表述话题的文字决定的,而是由考  生自己的选材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半限制要求,这种限制来自立意的不确定性。其  次,从话题与题目的关系看,     “话题”并不等同于题目,这也是一种限制。从话题  与文章的立意看,话题也不等同于立意,这又是一种限制。如果简单地把“话题”等同于题  目或立意,其文章往往只能对“话题”作肤浅的图解、克隆、复制,这在高考中如见不鲜。  2000 年的高考作文,如果只是叙写一些与话题材料类似的情况,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  口难调等等,这只是挂一漏万地罗列了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的现象,充其量只是沿着话题顺流  而下,为话题作文作佐证和说明,不符合话题作文的要求。这种毛病应该说是话题作文在命  题上的半限制或限制条件所致。 再次,话题作文对选材和立意所作的限制是宽泛的,不  能理解成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天马行空、任意编造,甚至于偏离话题或完全抛开话题,另起  炉灶,把事先背下的文章原封不动地照搬。     如果我们在审题时能注意到这些限制或  半限制困素,我们在写作话题作文时就不会满足于图解话题,就会在话题规定的框架里,通  过对材料的选择、思考,提练出与话题一致的,属于自己独特的认识主题。     第二、  话题作文在表达形式上的限制。 作文的表达方式是指由表达目的所决定的使用语言的手  段。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结合。在话题作文中,考生明确了“写什么”和“怎  样写”以后,还必须确定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这是话题作文重要的又一个环节,也是话  题作文应试成败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几年,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上是比较开放  的,高考作文就明确要求“文体不限”;有些作适当限制,规定“除某些文体外”,其它文  体不限。不管是开放的文体还是半限制性的文体要求,操作上都还是有限制的,只是这种限  制是隐性的或半限制的。文章体裁一旦确定后,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上的限制就完全显现出  来,写作就得遵守这种文体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注意这条隐性的或半限制条件,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高考话题作文,就会将“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不分  主次的混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杂烩。这样的例子在高考中是常见的。     如何避免因表    达方式的使用模糊甚至错误而失分,仅仅理清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上的限制因素是不够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目的训练各种文体,强化学生  对各种文体的感受力。     第三、话题作文在字数上的限制。     最近几年,高  考作文对字数的要求十分明确,一般不少于800 字,如达不到要求就会扣分。如2001 年,以  “诚信”为话题的高考作文,1999 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字数都要求“不少于800 字”。虽说平时作文强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高考是选拔性考  试,字数太少,往往不足于表达内容,考生不能说清对“话题”的理解;字数太多,一是时  间不允许,这会占去更多宝贵的考试时间,没有必要。二是字数太多会使考生的作文流于繁  冗,瞎编乱造,影响自己的作文分数。     为此,这就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好  字数要求。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熟练而灵活地行文,达到规定的字数,这实际上是考查  学生作文的谋篇布局的能力,是写作上的一种技巧。但是从最近三年的高考作文看,都有一  些考生忽视对字数的控制,文章该长的不长,该短的不短。由于字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  而造成作文不必要的失分。因此,考试作文的字数多少,必须根据试题的要求加以一定的控  制,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四、话题作文在文面上的隐性限制。     这种  限制因素,其内容包括卷面、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文格式等,这些限制条件在试题要求  里不作要求,属于隐性限制条件;但也是显现的限制条件,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作文应该符合  上述条件。每年,高考作文评分规定了“错别字每3 个扣1 分”,标点符号错误较多或模糊  不清的,要酌情扣分。高考作文对书写也有要求,特别是最近几年,强调素质教育的大背景  下,这个要求十分明确而又具体。作文卷面整洁、美观,字迹工整清楚,没有错别字,标点  符号使用正确,段落合理、符合要求,可以获得附加分;反之,则会酌减。高考作文评分如  此提出文面要求,对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字是文章的  外在形式,是外观,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文章的书写会影响表达的效果,也会影响别人的阅  读理解,考试作文自然会影响评分。每年从高考作文阅卷的反馈看,我们可以发现考生作文  的书写拙劣,卷面模糊,错别字连篇的答卷,而且这类答卷的数量远比优秀答卷来得多。大  部分中等水平的考生作文卷也显得文字粗糙,基本功不扎实。这种现状,应当引起我们语文  教师和考生的重视。     好的文面有什么要求呢?总的说来,文面力求整洁,不乱涂乱  划,需要修改一定要用通常的符号。字要写工整清楚,做到美观。不写错字、别字,不乱用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清晰,并且写在格子内。行文格式包括标题、分段、引  文等等都要符合要求。     当然,限制性因素除了基础等级,还体现在作文评分的发展  等级上如真情实感等,在此不展开。     明确话题作文的限制性因素,平时的作文教学  就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操作,具体如下:     1、 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效能。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实验教材,有专门的写作训练教材《写作与说话》,有各种文体的  具体写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利用它并结合教材后面的学生习作,先是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习  作,再让学生根据习作结合要求模仿,以达到作文的创造性。     2、 培养学生的审题  构思能力。     话题作文不能因为命题的开放性而忽视审题。适当的审题训练有助于学  生对话题作文的理解。审题正确后要求学生完成该话题的作文提纲,这就是审题构思能力。  看下面的例子: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  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①牵挂是对亲人的的思念;②牵挂是对友  人的情怀;③牵挂能催人奋进。请以“牵挂”为话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  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审题明确:①选材的方向。牵挂可以是亲人之间的,朋友之间;可  写牵挂的作用等;②选材的特点。牵挂是对一方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切、挂念,是放心不下  的情感。这决定了选材不应过大,因选材愈小,感情愈真挚。但要注意牵挂是思念又区别于  思念;③文体特点。材料是抒情的,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这些形式上的特点与“牵挂”这  一内容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所选文体,所写内容也应该有一种诗情,也要尽可能用精炼优    美的句子。这确定了文体的方向,随之构思也有了方向。     3、 强化文体训练,规定  字数要求。     每天的小作文练笔只是要求学生完成量的要求,要想有质的提高,还需  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要专门进行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要训练学生“记叙”、“议论”、  “描写”、“说明”、“抒情”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单项训练,再考虑综合训练。这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     4、 强化练字,做到字体清楚工整。     总之,作文的功夫  绝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排除限制因素,不断的训练,作文的提高还是有可能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