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景物的动静和变化
〖句段阅读及练习〗 街上的 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 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 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 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 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老舍《骆驼祥子》)
◣这段文字中,对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是静态描写,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是动态描写。 前 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 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 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 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 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 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 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 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 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 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 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 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茅盾《风景谈》)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结合景物 的特点给它起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是怎样表现景从静到动的变化的?引 用原词句说明。〖文章阅读及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不逢北国之秋,已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 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 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 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 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 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 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 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 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 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 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 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 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 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的果树, 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 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 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 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Days。 1、找出下列事物中能表现北平秋天特点的 词句,分别抄下来。槐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秋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找出写北平秋天静景和动景的词句,分别抄下来。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秋
greyshadow
江南的秋是要被雨抢去三分之一的。雨不会很大, 清细柔和,像女人伤情的眼睛。我之出门不带伞,一半为懒,一半就为感受她的细腻了。正 是她,这能下到人心里去的她,成就着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落叶常伴着雨飘飞,它们仿佛 也沉迷于这雨的轻抚中,在生命的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次旅途中透出的不是恐惧,悲哀,却是 自然,宁静。我想,死亡的美大约也莫过于此了。江南的落叶多为白杨和梧桐,比之银杏, 它们的落,要来得更深沉,更博大,更为安祥。轻柔的雨是很懒的,它懒得停住,只因了“江 南”二字吧,于是城乡之间全洒了一片模糊。进城的道上,不时穿行着挑着鲜菜的乡民,雨 把他们从家送到城,又把他们带回家,就要分别了,它终于有些不忍哩,吧嗒吧嗒地将眼泪 从屋檐上滴落下来,又匆匆钻入沟里去了。田间,农夫们在这朦胧中继续着“一蓑烟雨任平 生”的千古绝唱。雁群飞得高高的,大约也怕惊了这绝美的和谐吧。 少了风,雨也 会觉得愁苦,江南的风和雨是分不开的,那份若即若离,溶合着又独立着的意境印证着千百 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完美,这结合毫无被污染的痕迹,纯洁如一白纸。风曾经是客,从北方来 的它,被长江洗去了一身刺骨和冷傲,变得温顺有礼。有了它的雨中,叶落了,才是完美的 结局。江南人于这风雨中的落叶,却偏要生出千般愁思,万般哀怨,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 人”就是这心情的真实写照吧!然又有“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说着秋雨的耐人 寻味,可见,所谓“愁”,乃是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风雨之事。好在总有无雨的时候。晴 日下,旷野里,唯有风,它常会旋转着扶摇直上,携了枯草,细尘,一起遨游。这种举动通 常会吸引好一群的孩童跟在后面狂奔。孩子是永远希望能长出翅膀的,他们一定以为风能托 起他们的梦想,于是追上了,全挤到了它的中心,却不想阻了气流,片刻便生硬硬的把风撕 裂,然后任其散落在空气中,剩下的,唯几株飞着的草,一片迷眼的红尘和几双怅然的大眼 睛罢了。 江南秋日的晴空是另一片未受污染的心情。一片淡青,如牛奶洗过一般, 颇似西洋女子的眼,在白云浮荡的中间,频频向地下寂寥的人密送着秋波。此际的日光特别 白,仿佛从亘古射出,洒下来全是冷的。月光也清纯,二十四桥下吹箫的人是甘心为这一片 洁白而沉沦了的。 1、找出下列事物中能表现江南秋天特点的词句,分别抄下来。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写江南秋天静景和动景的词句,分别抄下来。静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说说北平和江南 的秋风秋雨有哪些不同。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景物都有动态和静态,如 水在河里是动的,在池塘里就成了静的;风吹来,树枝动了,而风一停,它又静了,有些大 的景物,如一间房子,一座桥,一座大山,我们好象看不见它动,其实它们也在动。动与静 都是景物的样子,要看出景物的动静,才抓住了景物特点;要写出景物的动静,才算把景物 写活了。写出景物的静态,好像一张照片,能给人永恒的记忆,是一种美;写出动态,能给 人有生机的感觉,也是美。动态静态结合起来写,既有凝固的美,又有灵动的美,景物就更 美了。 写景物的动静变化,也要抓住特征,即这个景物的静和那个景物的静,这个 景物的动和那个景物的动的不同 景物的动静和变化在不同时间里、在不同的外界条 件下、在观察者不同的视角里都有表现。 (一)注意不同时间里的动静和变化。拿 夏天的早晨和中午对比,你就会发现,早晨树木花草带着露珠、精神饱满,中午,它们被太 阳暴晒后叶子蔫乎乎的,嫩枝耷拉着头;早晨,公园、健身园里有很多人在锻炼,中午,大 家都怕热,这些地方人影稀少了许多;早晨的声音世界是鸟唱主角,中午是蝉领风骚。只要 你认真对比,哪个季节都会有发现。学校上课期间,不论哪个季节,都有家长接送孩子,但 送的时候是送到一个走一个,滞留在学校门口的家长不多,接的时候却是大家都来等同一个 放学时间,所以学校门口会聚集许多人。 练习:回忆,各写一段话。 1、早 上起来上学时和傍晚放学回去时你家附近有哪些不同? 2、写两段 话,分别描述学校里最热闹和最安静的情景。 (二)注意不 同外界条件下的动静和变化。下雨时、起雾时,建筑物在人的视觉中有了变化,甚至雨(雾) 的大小不同,景致也不同。起风时,树木会摇晃,这在学生作文中常有反映,但很少有人注 意到它摇晃的先后与程度相关的因素:树枝位置的高低,枝干的粗细、长短、疏密、叶子的 多少、与风向的迎背等,一句“起风了,树木摇摆起来”就打发了,实在可惜。温柔平和的 春风,痛快淋漓的夏雨,灼热渐去的秋日,漂漂洒洒的冬雪,这些外界条件都会带来景物的 变化,只要你在意,不愁没有发现。 片断练习:观察一棵树,看看有风时有哪些具 体变化,记下来。 (三)不同视角表现出来的动静和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移步换景,步步见新。观察一幢楼,不同的 角度看到的形状、门窗设置肯定不一样;从更高的楼上往下看(俯视)、从远处平视、到近处 平视、站在楼脚仰视——每个角度写上一段就是一篇作文。我们从不同的视觉观察景物,不 仅图发现它的新特点,还是更全面地认识所观察的景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盲人摸象的 结论之所以可笑,就因为他们没有“移步摸景”,观察的角度太单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 一事物,会发现不同的特征。
片断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棵树,看看有哪些不同,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