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作文指导:《怎样搜集资料》(含范文6篇)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怎样搜集资料》(含范文6 篇)   

   《怎样搜集资料》作文指导课    你平时到哪里上网?你用网络搜集过资料吗?     你上网查查资料常到哪些网站?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和好处吗?请举例说明。    你采访过  别人吗?有人采访过你吗?假如让你采访你的校长,你该做哪些准备才能做    .如果让  你调查一下你同年级同学的课外读书情况,你该怎样做?请介绍一种方法。    以班级为  单位推选学生主持人,由师生制定课堂议程。    制定评价标准并每小组推选一名评委  打分。    ■教师指导    教师明确活动目的,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本次活动  课的目的是锻炼、提高学生的    口头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力求做到,说普通话,做到  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围绕中心说    :    话,条理清楚,用语准确。有礼貌,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专心倾听对方的谈话,能从中筛选记忆有用的信息。讨论问题时,  积极发言,观点明确,表达清楚。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能适当运用体态语。描述时,抓住  特点,语言要生动。课堂展示介绍活动概况:介绍本组成员情况、活动地点、选定的主题(内  容)、使用的方法(小组长发言)。介绍使用方法:较详细的介绍一种方法,可借助实物投影、  电脑等手段进行演示(每组一人)。描绘一个细节(或讲述一个插曲):用描绘性的语言表情达  意(每组一人)。分享一点体会:说说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每组一人)。评价活动    师  生自由发言或指定发言。评价标准可参考口头表达水平,活动参与的态度进行。列出若干标  准做表打分。作业布置    汇总各小组本次课堂上所有文本资料,并有本组成员课下整  理成册。    附:主题拟定可以由学生选择。围绕一个主题,可以设计若干小题目。如  以中秋节为主题,可以设计几个小题目:中秋节日、中秋诗情、中秋风情、中秋祝福等。             [范文]    1)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今年寒假,我乘  公共汽车回家。看到村里有不小的变化:村前那一片片树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小  楼房。使我惊奇的是:村前的稻田里也矗立着十来座小楼。    我一回到家,就问爸爸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违章建房,爸爸却自豪地说:“现在田在‘自己’手里,大多数人家手头  又有点儿钱,农民嘛,有钱当然要建房子。”我说:“违章建房难道国家允许?”我爸爸说:  “什么允许不允许,管他呢?况且政府不是重申不再实行‘文革’那一套嘛!如果农民建房,  政府给拆了,岂不是实行‘文革’的‘砸’字?”    我不想再问什么,带着思考走上了  我家楼顶。    我家是1987 年春节前建房的。那时,新的《土地管理法》还没有公布实  施。但如今的许多楼房却是在《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建立起来的。记得1986 年暑假期间,我  就听到许多人在计划夏收后留下部分水田,不种水稻,用来盖房。碰巧,在9 月末,报纸上  颁布了《新土地管理法草案》,明文规定1987 年1 月1 日起实施。热闹一时的规划建房的事  总算平静下来,但我爸爸却抓紧时机,在1987 年1 月以前把房建好了,他还时常向人夸他看  得“准”。可现在《土地管理法》颁布一年多了,为什么还刹不住这股违章建房的歪风呢?     第二天,我走访了几个违章建房户。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农民建房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一、对违章建房处罚太轻。占地1 平方米才罚五六元钱,农民认为罚这一点点钱,  根本就不是罚,相当于开商店、办工厂向主管部门交钱办执照一样。罚了款,拿了建房许可  证,就立即打地基竖墙,这给农民造成了错觉:交钱给政府,就可以建房。    二、对  土地管理法宣传不够。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现在是单干,田在自己手里,是自己的。再过几年、  十几年你知道会怎样?所以许多人眼下不缺房也建房,钱不够借钱也要建房。    三、对  物价上涨的误解也是农民乱占耕地建房的一个原因。现在,农民手里有钱了,这三五千元不  算多。他们说,现在砖、瓦、木料都涨价,手里的钱越来越不顶用,把三五千元送银行储蓄,  再过几年,怕只值三五百元了,不如现在用来建房实惠。    俗话说:“发家靠工业,  起家靠农业。”耕地没有了,失去了根本,凭什么起家?又拿什么作为基础发家呢?失去了农  田,一切都将站不稳,我为此十分担忧。            2)扇子的文化         扇子是人人爱好的玩物。扇子的应用始于很早的时候,大约在晋代之前就使用了。传至今日,    它的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普通的有纨扇、折扇、葵扇、芭蕉扇等。其制作也很有讲究,  纨扇制作之精致,与粗俗的蒲扇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纨扇好比北平的少奶奶,蒲扇则好比山  村里淳朴的山民。    在古代,扇子为女子所喜爱,她们使用扇子绝不仅仅用来扇风除  汗。她们或装饰,或蔽丑,或撒娇,或嬉戏,或寄情。

   扇子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常有提及。唐代诗人王昌龄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俳  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之诗。是写宫廷妇女不见王之苦,拿着团扇怅望徘  徊。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扇  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有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水浒传》中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用扇子来  表示贵族们生活之安逸。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有许多故事情节与扇子有关,如《西  游记》《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就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  扇》等。西洋戏剧也有以扇子为戏名的,如话剧《少奶奶的扇子》,就用珍贵的羽扇来表示女  主人的性情。    挥扇,显得有儒雅之气(譬如诸葛亮)。古代文人还喜欢在扇子上题字  画画,既避免了扇面的单调,又增加了雅趣。唐寅、郑板桥就留下大量的作品。    扇  子还有其他的用处。交际时做礼物,恋爱时来寄情,商店中做广告,大热天遮太阳„„《南  齐书》中记载:“渊人南,以腰扇障日。”唐宋之问诗曰:“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     小小的扇子,却蕴藏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的精蕾,正应了那句“一粒沙里看世界”的哲语。             3)中秋节作文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  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  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  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  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  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  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  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  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  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  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  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  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  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  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  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  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  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  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  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  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  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    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  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  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4)故乡的冬天    我的家乡在四川德阳。家乡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冷,更没有鹅毛大雪。      早晨,我打开窗帘,只见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啊,这雾好白好纯呀!     我背上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四周围静悄悄的,只是偶乐听见车子的嗽叭声和人们的叫卖  声,却看不到踪影。路旁沾满露珠的草木在大雾中若隐若现,好像正与大雾争个高低。     到了上午十点多,大雾渐渐散开了。太阳从云中跳了出来,可是一点也不耀眼。后来,太阳  升高了,放射出万道光芒。光芒照在沾满露珠的草木上,使草木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到了夜晚,街上没有一个人,旌湖、公园、街道也变得更加宁静了,偶尔刮起一阵风使柳树  摇曳着枝条。这时,旌湖的边的灯发出微弱的光,映照在旌湖上,旌湖也变得更加宁静了。  整个德阳又沉沉欲睡了。    家乡的冬天是宁静的,更是美丽的。             5)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使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  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 1820 万千瓦。年发电量达 847  亿千瓦时,将给沿江的工业城镇和广大地区提供廉价而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  直接经济效益,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充分条件。    三峡水库的形成,改善了峡谷河段  的航道,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以直达重庆,通航能力可从现在的每年 1000 万吨提高到  5000 万吨,而且可降低航运成本30%~37%。    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大西南  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机联系的纽带,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长  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及市场机遇。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规  模的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规模的远距离输变电工程组成。    三  峡工程巨大的建筑规模,给中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材料工业、机械电气制造业以  及电力、信息产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机会,也促进这一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    三  峡工程需要当今世界的最新技术,也将为国际工程界、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界提供一个不  可忽视的市场。    关于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搬迁约达100 万人口,需要重建家园。水  库淹没区都是沿江比较贫穷的地区,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  遇。“开发性移民”的移民方针将促进库区经济繁荣。动迁库区100 万人口换得下游尤其是  荆江地区1500 万人口和2300 万亩耕地的安全保障,从政治、社会、经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  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能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原因。    水  库诱发地震与库岸稳定    诱发地震研究对三峡水库分段进行评价的基本结论是:从坝  址至庙河长16 公里的结晶岩低山丘陵库段,岩体完整性好,历史和现今有感地震活动稀少,  蓄水后不排除发生浅源小震,最大震级预计不大于里氏4 级;自庙河至白帝城长142 公里的  碳酸盐岩峡谷库段,可能发生岩溶性的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也不超过里氏4 级;白帝城  以上以砂岩、泥岩为主的库段,无大断裂通过,岩体透水性弱,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  条件。    根据长期的地质勘测研究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成果,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  定,均不孕育发生严重地震的地质背景。三峡水库蓄水后,虽不排除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  能性,但从高估计,影响到坝区的最高地震烈度不会超过VI 度,不会影响按Vll 度设防的主  要建筑物的安全。    三峡水库库岸主要由坚硬岩石和半坚硬岩石构成,大的断层不多,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也不强烈,因而库岸总体稳定性是好的。但三峡河段岸坡在长江河床  下切的过程中,在岸坡上发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属于河流发育过程重点正常自然现象。历史  上曾有发生,水库蓄水后也有可能继续发生。经查明,库区岸坡分布有大于100 万立方米的  大型崩滑、危岩体共284 个,总体积约30 亿立方米。其中稳定性差和较差、蓄水后可能失稳  的大型崩滑体共64 个,总体积3.4 亿立方米,即使全部失稳滑塌入水库,对水库库容和寿    命也无实质性的影响。距大坝26 公里以内的库段,不存在可能失稳的大型崩滑体,故可能发  生的库岸崩滑不会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安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可  能发生库岸局部的滑坡和崩塌,不会影响航道通航。水库蓄水后,可能受库岸局部滑塌影响  较大的是库岸的新老城镇和居民。因此,要充分重视移民新城镇和集中居民点选址的地质条  件,同时要建立对可能失稳的崩滑体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6)中秋  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  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  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  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  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  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  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  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  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  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  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  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  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  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  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  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  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  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  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  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  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  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  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  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  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  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  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  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  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  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  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  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  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  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  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    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  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