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我的最爱作文1100 字——是孔乙己的“君子固穷”,还是狂人口中的“救救孩子”,或是《明天》中老拱呜呜的唱,所有的这些都透出先生眉宇间一股逼人的英气,眼中犀利的目光,这时,我扭头看了看先生的相。
大概是受了父辈的影响吧,不知为何,我总爱读鲁迅的文字。
那可能是多年以前的一个秋天,午饭过后,我坐在爸爸的书房中翻阅着那些尘封的书籍。忽然翻到一本线装的《呐喊》,我的心仿佛被拳头打了一下,全身过电般的抖动,,这就是《呐喊》?我歪着头,轻抚着那已泛黄了的书页,想捡拾出那份关于它的东西,但我只寻到了一个名字——鲁迅。这就是那个叫鲁迅的人写的吧。哦,我那时竟会冒昧的,竟不已“先生”来称呼这位对我影响颇大的作家。我仿佛被这个名字召唤着,就像蒲松龄摇着扇子,在蓬草屋下,笔间那狐女勾引那秀才一般召唤着,将我拉去,倾听他彷徨时的呐喊。
父亲却推门进来了,看见我手中的书,笑道:“书虫,没书看了?《呐喊》?好,好,拿去吧。”于是我便开始倾听的生活了。
每天做作业时,我都会忍不住拿出它来,好像几天没吃饭,有人故意拿着喷香的饭食在诱惑你一样。我是个没大有自制力的人,自然是抵挡不了诱惑的。于是我就极小心的,伸下手去探索,找寻出那本泛黄了的《呐喊》。每次,我都会扭头望望读书看报的父亲,生怕他发现。但他可能听到了那脆脆的翻书声,放下书训斥我。但似乎不像往常那般严厉,我也挺着胸,心安理得的听着。
我其实只是看热闹的,并不完全懂得先生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只是感觉读起来很舒服,很惬意,就像那个秋天的午后,阳光慵懒的透过百叶窗,静静的在身上铺散开来一样。
文至一半,我不免抬头向右望望先生的面容。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大概是先生《呐喊》这本书的诠释。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几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
从开始时的走马观花,到现在的字句斟酌,我愈发感受到“两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了。在鲁迅先生那一面,真的是如同叫喊于那无门无窗的牢房中,妄图叫醒愚昧的国民,但真是声嘶力竭了。
纸张泛黄了,墨印的香气仿佛香炉中点燃的松柏的味道,《呐喊》的精妙我的笨笔写不出十万分之一二,但它带给我的,就是如此了。
午后,阳光,线装书,我忘不了那日香气掠过鼻尖时与你结下的缘,忘不了你脆脆的言语。
不知道单四嫂子家儿子的坟近日扫了没有,木偶人似的闰土也时常忆起故乡的海边沙地上空那一轮金黄的明月吗?七斤的航船溅起的水花,是否破碎在了六一公公的罗汉豆上了呢?
《呐喊》告诉我,它还在诉说孤独呢。
此时,它还在静静躺在我的书桌上,呐喊于书山题海之中,正如先生和他的文字一样还是那么孤独呢。而像我这样,在同龄人中仍翻阅着线装的,墨印的,纸张泛黄的《呐喊》的孤独者,怕真是要一直孤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