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1000 字: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
每年每月每日所见所闻的世事,年年月月日日不同。依旧是放逐喧嚣的宁静,依旧就是放弃悲哀的安宁,依旧是平平淡淡的恬静„„为什么喜怒哀乐会在其中流露。依旧是深邃的眼眸,依旧是清晰的曲线,依旧是千年不变的轮廓„„为什么倾入心田的却是不同的情绪。依旧是飘扬的樱花,依旧是轻飞的花蕊,依旧是永不尘封的记忆„„为什么消逝在梦中的是相同的灵魂„„
世界太大、太广、太神秘。大到不能让我用手中的笔将它描述的彻底;广到无法用我脑中的辞藻为她做一番装饰,神秘到我心中的世界不能在上面尽情地挥舞一笔„„在我们眼前的一切只有那些,强加的事物深感乏味,强取的事物没有容纳它的地位„„
那棵苍老的榕树在我眼前屹立了多少次?那缕孤身的云丝在我眼前漂浮了多少次?那远处的山峰在我眼前起伏前进了多少次„„终于,那一天,我感到了他们的陌生,陌生中油然生起了隐约的喜爱。原来那棵榕树似乎还珍藏着你我的情谊,原来那缕云丝载走了我的孤寂与无奈,原来那座山峰后还有我未履行的诺言。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莫非就是全新的人生启迪?
那棵亭亭玉立的白莲曾经多少次出现在我的梦境,我局部的欣赏着那流动的曲线美,那一晚,我觉自己很清醒,因为我发现了荷叶的葱郁、蝌蚪的身影„„从前,总是认为自己的生活很无趣,对着方格错落的稿纸哈欠频频,望着笔尖下的字迹觉得仅存的快乐在一步步凝固„„又在那一天,在翻找自己的过去时,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品味被遗忘很久的思绪,“难以置信”蔓延到了心扉„„
我们成长,我们处事,我们陌生。为什么不翻出自己微微泛黄的日记仔细阅读,其中有多少自己的所经所历。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难道汽车的鸣笛已经充塞了我们的耳朵,难道工厂排放的浓烟已经弥漫了我们的双眼?我们需要在午夜的灯光下品读自己的思绪。此刻倾听,可听及天涯;此刻凝望,可望及海角„„
作为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一日多省,用旁观着那陌生的眼神看待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昨日中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如今的事请三思而后行,便少了几分对昨日的感慨,今日的无奈。人一生要走的路太多太多,太长太长,太久太久,当自己偶尔停下脚步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所经历的事物就像一件件陈放整齐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自己目不暇接。这时候的自己,会很理智的辨别是是非非,当时的迷茫不会重新出现在我们那略显成熟的脸庞,当时的不知所措是我们一时思维混乱的表现„„
人生的路程上,免不了偶尔的迷失,免不了暂时的颓废,“陌生的眼神”是我们必备的清醒剂。陌生的眼神是温暖的阳光,照亮人们心灵最阴暗的地方;陌生的眼神是温柔的水,解放人们心灵最坚硬的角落„„
这一切都是上帝的错,偏偏把人们那“缺点”的衣袋缝在了身前,把人们拿“优点”的衣袋绣在了背后。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他人的缺点,回首一望便看见了自己的优点„„
用陌生的眼光看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是是非非,便知谁主沉浮。紫竹林里的紫竹调啊,每年每月每日听闻,年年月月日日不同„„
篇二: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200 字:我观察的法国梧桐树
今天下午的第四节课,老师让我们观察了校园里一棵高大的法国梧桐树。
我从高处看,它像一座花坛。它的叶子有黄了的、有干枯了的,还有绿的,还有一半黄一半绿的。真美呀!
我到楼下看的时候,发现它身上又像穿上了一件大花袄。梧桐树的树顶尖尖的,上面的叶子还是绿的,就像戴了一顶小绿帽。我们班的同学都摘它的叶子,它好像很不高兴。它的树干从上到下都是直的。它长的很美!这就是我观察的法国梧桐树。
篇三: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550 字:多面化的事物
世界万物,它们都是多面的。美好的事物也有反面,不好的事物也有正面。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一年级的小男生在考试卷上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雪化后是什么?所有的同学几乎都认为雪化后是水,而那个小男孩却认为雪化后是春天,老师在改卷子的时候在他的卷子上打了个错号。卷子发后,小男孩委屈得对老师说,雪化后确实是春天。老师经过一番思考认为小男孩是对的,并当众夸奖了他。
同样是一个问题,但它能从多方面思考。就像“雪化后是什么”这个问题,它的答案可以是水,还可以是春天......然而,在人们眼中看起来最恶心的东西,它也有正面。
蛆,一个令人听起来就恶心的东西,但它也为医学事业做过贡献,挽回了一个外国妇女的一条手臂。
有一个外国妇女,她的胳膊上长这一个罕见的大脓疮,里面有许多烂肉,使胳膊上的脓疮总不出新肉来。医生们想过很多办法,但仍不见效。医生说,如果不行就可能截肢。后来医生们经过多次讨论,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治疗方案。就是把苍蝇繁殖出的虫卵种在她胳膊伤的大脓疮里,让虫卵吃掉那些顽缠的烂肉,这样,她胳膊就能长出新肉来了。经过医生的一番努力,果然见效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我们都要从多方面来看,不能总认为美好的事物没有反面,不好的食物没有正面。就像上面故事里的蛆,别看它平常一无事处,并且令人恶心,但它却挽回了外国妇女的一条胳膊。所以,我们必须得儿从多方面看待事物,了解事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