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矛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倾向,审题的时候必须把它具体化,否则中心不易明确。而命题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立意的时候,既要紧扣"矛盾",又要不脱离生活。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人的真实的思想品质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人情冷暖的问题。"矛盾"由此解开。必须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对立的两方面,只单纯论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对的,写作时要立足于如何解决矛盾,克服矛盾,从对立面的关系入手。也就是说,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赘地记叙事件是肤浅的,必须要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升华,提炼出中心。
比如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个思路:怎样才能解决矛盾呢?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则又是什么呢?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有爱心,不自私。在坚持这样的原则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应该说,只有这样的立意倾向才算是吻合了出题者的基本意图。
这则话题还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有的同学大量去记叙描写沉重的人际关系,立意阴暗,没有进取意识,是不可取的。
例文
今天,昨天
幽州台上停留着一双孤独的眼睛,从昨天的一千年望穿了明天的一千年,幽州的白日,寒冷得发亮,幽州的黑夜,寂寞得疼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眼睛里千年孤绝的泪滴始终不曾落下,难道是在等待明天的黎明?
一半的孤独漂泊在历史的乡愁里,而一半的寂寞留给了虚幻的未来,就是没有今天。
有那么多邀月醉行的乐,汉武铜人眼泪的重,只听见曹操悲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全是哀伤嘶哑的声昔,只看见魏晋的人们站在生命的山岗上,向尽头眺望,带着流水一样的忧伤。
然而,站在今天的瞬息之中。向前、向后,无限延伸,向前、向后得到的都是矛盾,现实的矛盾。
陶潜的菊花不再绽放,取而代之的是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在说"我爱你"。红楼梦里的梦也不再真实,只能化作无人问津的桃花源,伴随着玛利亚。凯丽劲爆的歌唱,桃花扇也不再缤纷,而是化作一双双美丽眼睛,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痛苦。
我总是敞开自己的天边,让王勃的落霞挂着,敞开自己的四月,让李贺的红雨乱落,也许这还不够,我要让那个有橙色瞳孔的画家画完他永远也画不完的向日葵,我要让那个狮子一样坚韧的音乐家谱完他的第十交响曲。
可是,当黎明的第一丝光茫穿透我的天边时,一切都将结束。今天开始了,现实开始了,昨天的色彩归于黑暗,只剩下苍白得发亮的眸子,等待着,等待着明天的鸡鸣。
矛盾,拉伸了昨天与今天的距离,我需要一个滂沱的雨季,可以溶下过去的每一朵云,我需要一个很深的夜晚,可以度过昨天的每一个黄昏。
在现实里仰望,得到的只是瞬息,在现实里回眸,是一段悠长的历史在现实里眺望,是一片灿烂的光明。
在矛盾中寻觅一千年,又一个一千年,历史踱了进来,充满了现实。
也许有一天,陶潜的菊花再一次绽放,长沟流月,杏花疏影,吹笛到了天明。
生命只有一次,让昨天的缤纷再一次在今天演绎,那么明天呢,明天已经在今天度完。
解析:这篇作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剖析了"生活中的矛盾似乎无法避开"的道理,可是并没有提出解决办法,不能给人以启迪。此外,高考作文语言要好,但并不是说语言唯上。立意鲜明、观点深刻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