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年中考作文技巧谈(2):例解巧用诗词增文采

  巧用诗词增文采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成亚军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是  语言的精华,词采的宝库,它对于文章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效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文采。要有好的文采,在文中引用古典诗词是一种便捷的手段。善写文  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典诗词来表情达意,使文章词采华美从而  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让我们先来看看满分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  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  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  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在这段文字中,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作者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  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  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运用此写作技法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把握:

   一、诗词巧拟为标题。流传的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本身就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含  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喜闻乐见,富于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  《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为了抒写漂泊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用“月是故乡明”  为题定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标题,也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  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它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笔法。

   二、诗词妙用为题记。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现成的诗文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  意深邃隽永,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如,一学生在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为题记:为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此作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  郁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再如,一学生写母亲  对在城里读书儿子的牵挂与眷恋,拟题为《村头的榕树下》,题记则用了孟郊的《游子吟》此  题记,映衬出沉甸甸的母爱,亦折射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让读者未阅读便产生了情感  的张力。

   三、诗词化用作故事。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  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如下面的语段:

   “千古心情,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残阳斜挂,小  桥流水,风儿吹散屋顶的缕缕炊烟。鸟儿都归了家,而脚下的路却依旧连着天之涯。无边无  际的远方呀,今晚我将会魂归何处?孤独的旅人,守望着满月的宁寂与苍凉:遥远的家乡,  母亲是否依然伫立门前等候,温馨甜蜜的家是否也已燃起了炊烟?千古心情,是临行前母亲  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是临走时念念叨叨的叮咛嘱托;千古心情,是离别后游子声声深切的  呼唤,是内心深处无数次的魂牵梦绕。千古心情,是母亲斑白的鬓角,是等待孩儿归来的瘦  小的身影,是游子留恋的步伐,是频频顾首的期盼„„

   这个片段化用了孟郊《游子吟》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将游子对故土和亲情  的思念表达得细腻深婉,典雅蕴藉。

   四、诗词套用作结构。古人写诗作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  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  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    内打动读者。

   《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  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  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  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联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  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  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应用范例】

   告别如虹

   一考生

   虹,完美与诗意的有机结合。在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绝妙组合中,折射出美的内涵,诠释着  千古的绝唱──我说,告别如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  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  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  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  作。黄色的傍晚,沧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宏图  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黄色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  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  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  ──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  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  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色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  火红的太阳。

   枫叶的摇坠,是一种悲伤的必然;梧桐的飘落是一种凋零的必然;风雨的到来,是成功与  美丽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别如虹。

   (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点评】文章以诗文名句作各部分的小标题,每段末尾点题,篇末总结,使全文浑然一体,  充满建筑的美感。从王勃到东坡到牛玉儒再联系自己,内容丰富充实。文章文采飞扬,诗文  名句信手拈来,犹如水到渠成,显示了文化底蕴之美。句式以散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酣  畅淋漓,充满节奏之美。